2017年9月17日,永利yl23411分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赴秦安县“报刊匾额博物馆”、张家川县“古丝绸之路陶文化陈列馆”进行参观调研。
上午10点,永利yl23411教职工一行首先抵达秦安县报刊匾额博物馆进行参观。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报刊匾额博物馆从民间收集了108块具有重要价值的牌匾及12万多份不同时期的报刊。目前收藏的这些牌匾出自胡缵宗、左宗棠、张之洞、陆润、赵熙、刘文辉等朝廷要员和书法名家之手。这些牌匾中,最年长的是胡缵宗于嘉靖丙午年题写的“世代昌隆”匾,距今467年,最年轻的也有80年历史。在报刊展厅里,陈列着600多份具有代表意义,记录了我国不同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报刊。其中,最早的一份报纸为清代雍正元年的《邸钞》报,这份报纸共16张32页,内容为上谕,在民间仅存数份,品相完好,距今已有290年的历史。该馆丰富的藏品,为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__local/0/91/85/212CF9F60A185FBD80CA7FF90FA_B853A382_1FB99.jpg)
![](/__local/F/76/FA/A1AA397E3E2F149C0AC94AD33A9_FF38D29A_1CC86.jpg)
![](/__local/7/16/51/530AE5CE1451E5308545C2C4CB3_1F98D137_1C383.jpg)
下午14点,教职工一行到达张家川县“古丝绸之路陶文化陈列馆”开始参观。张家川县古丝绸之路陶文化陈列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由古陶序厅、彩陶系列、人物陶俑、动物陶俑、瓦当大观、拆散结构等6个专题系列组成。该馆收藏了1.8万多件艺术珍品,囊括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以及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隋唐等不同朝代的陶器、青铜器、石器、瓷器、玉器等,其中不乏西亚文化彩陶等遗珍。值得一提的是,该馆成功入选了《第四批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也是天水市唯一进入该批次名录的非国有博物馆。
![](/__local/6/90/3A/229D00DC3E230C72E5E639BE301_CAB53FDC_148CB.jpg)
![](/__local/9/FD/DE/FF1992F177FEEFD6501F1C3EA65_F87A6C4E_16448.jpg)
参观结束后,古丝绸之路陶文化陈列馆馆长马丑子先生与公司教职工进行亲切座谈,马馆长详细为大家介绍了自己20多年收藏的艰辛历程与本馆今后的发展规划,公司教师对马馆长在地区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深深的敬佩。座谈会上,双方就建立博物馆见习、实习基地等问题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__local/5/74/84/36FB245B0FFC6A0EF031BF9A1EC_366CAC2E_17421.jpg)
本次文化调研活动大大开拓了教职工的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深化了教职工文物保护意识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思想认知,加强了公司与地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联系,对公司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建设起重要推动作用。【王晰供稿】